记者在一次公开场合将一个尖锐问题投向普京:“如果哈梅内伊遭遇暗杀,俄罗斯会怎么应对?”普京没有丝毫犹豫,只用了简洁的七个字作出回应:“我甚至不会讨论这种可能性。”这一言简意赅的回答打破了西方关于“俄伊军事同盟”可能的幻想,令在场的记者和观众都为之一震。
仅仅几周前,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母悄然关闭其定位系统,悄无声息地穿越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波斯湾。与此同时,特朗普总统仍在白宫犹豫是否对德黑兰采取军事行动,而西方媒体却开始热烈讨论俄罗斯与伊朗联手对抗美国的潜在场面。西方的焦虑与美国政府的犹豫,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这段时间里,特朗普曾因在G7峰会上匆忙离席而错过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晤。泽连斯基原本期待已久的美乌元首会谈,最终被中东局势的骤然紧张打断。当他焦急地等待特朗普“另行安排”会议的日期时,普京的这番话则像一道警钟,向泽连斯基传递了明确的信号——俄罗斯的战略选择已经摆明,普京的目光显然更注重中东,而非乌克兰。
展开剩余83%普京的态度已经明确,那么伊朗又该如何应对?乌克兰是否能等到特朗普的交代和支持?
当美国“尼米兹”号航母进入波斯湾时,普京面对记者提出的“如果哈梅内伊被暗杀怎么办”这一敏感问题,几乎毫不犹豫地作出了回应:“我甚至不会讨论这种可能性。”这一简短而冷静的回答,使得现场气氛瞬间凝固。普京这一冷淡的表态背后,实际上代表着俄罗斯已经为可能的局势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事实上,在普京回答的前72小时,美国海军学会公开追踪数据显示,“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在穿越霍尔木兹海峡后突然失去信号。这一信息的消失,加剧了西方对美国是否准备采取军事行动的猜测,特别是在五角大楼在波斯湾的部署已经完成的情况下。而普京这番冷淡的“不讨论”,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对特朗普心理的精准预判:美国的选项已经从“是否采取行动”转变为“何时采取行动”。
与此同时,伊朗驻莫斯科大使馆在普京表态前的48小时内保持了沉默。这一姿态似乎印证了俄罗斯的“冷拒”。更有意思的是,德黑兰革命卫队在此时突然加强了北部边境的防空部署,并对导弹瞄准的方向进行了调整,避开了里海的方向。这一变化显然是俄罗斯对于中东局势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可能事态的战略预判。
普京的回应看似冷漠,但实则暗含深意。虽然有人认为他是在向特朗普传递信号,认为美国不会真的动手,但更多的分析人士认为,这其实是克里姆林宫对美国的军事庇护的拒绝。俄罗斯当前深陷乌克兰战场,2024年的军费支出已经占到了GDP的6%以上,若此时卷入中东的战局,无疑是自杀式的进攻。
此外,哈梅内伊政权在伊斯兰世界的敌人众多,若俄罗斯支持伊朗,必然会激化与沙特、以色列等海湾国家的冲突,甚至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军事对抗。
当西方媒体继续追问俄伊军事合作时,普京则明确表示,俄罗斯和伊朗的合作始终保持在国际法框架之内,且伊朗并没有向俄罗斯求助。这些表态无疑是在向白宫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俄罗斯并不打算在中东局势中出手,军事合作的范围也仅限于防御性装备的支持。
普京所说的“常规合作”并非场面话。在苏联时期至今,俄伊之间的武器贸易一直遵循着“防御性装备主导”的原则。2023年,俄罗斯对伊朗的军售总额大约为11亿美元,主要涉及防空导弹系统部件和卫星图像分析技术。这类合作既没有突破美国《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的红线,又能保证伊朗维持其基本的防御能力。
对于外界最为担忧的核技术合作,普京更是毫不妥协。即便在伊朗的纳坦兹核设施遭遇网络攻击时,俄罗斯仅提供了电网维修的支持,对于更为敏感的离心机技术,俄方则始终保持了严密的封锁。普京清楚地知道,如果伊朗掌握了核武器,那么整个中东局势将变得无法控制。
在2012年交付的S-300防空系统和2019年签署的苏-35采购协议中,俄罗斯对伊朗的支持远不及其他国家的军购规模。这一数据对比揭穿了西方媒体对于“俄伊军事同盟”这一说法的夸大,其实俄伊之间的军事合作并不像西方想象中的那样紧密。
面对波斯湾的危机,伊朗确实启动了地下铀浓缩设施,但根据德黑兰最高国防委员会的记录,在会议中并没有讨论“请求俄军介入”的条款。在伊朗宣布其核设施未受损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也证实:“伊朗核设施未发现入侵痕迹。”这一声明彻底否定了西方情报机构关于“俄军保护伊朗核设施”的猜测。
普京的表态虽然表面上是切割与伊朗的关系,实则是在将俄伊合作拉回理性轨道,避免两国在中东陷入不可挽回的困境。
在普京宣布不会介入中东局势的同时,朝鲜却悄然进入了俄罗斯的战略视野。朝鲜此前宣布向乌克兰战场派兵,其中6000名工兵先锋队已跨越图们江进入俄罗斯远东,这些工兵携带的坑道掘进设备,对于乌克兰战场的纵深防线至关重要。朝鲜的介入,标志着俄罗斯的战略纵深已经开始转向远东。
至此,美国的战略焦点也开始发生了转变。特朗普取消了与泽连斯基的原定会晤,转而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中东局势上。美国的五角大楼已经将中东的应急资金列为优先事项,而乌克兰的援助则被推迟到了下一个财年。
面对普京的公开切割,伊朗的反应十分低调,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依然保持沉默。但在暗中,伊朗的革命卫队已经采取了应急行动,调动了各派民兵进入战备状态。对于哈梅内伊而言,真正能够依靠的力量始终不是莫斯科,而是伊斯兰革命卫队以及遍布中东的民兵网络。
这些分布在伊拉克、叙利亚、也门的十万武装力量,才是伊朗抗衡美国“斩首行动”的真正底牌。正如中东学者谢哈塔所言:“德黑兰不需要莫斯科的庇护,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让白宫相信,杀死一个哈梅内伊,只会催生十个更激进的继任者。”
发布于:天津市垒富优配-最大配资官网-股票配资中心-我要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