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彼得堡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普京承认,自从当前的伊以冲突爆发以来,伊朗并没有向俄罗斯请求支持或军事援助。相反,出人意料的是,以色列首先向俄罗斯表明了会保护在伊朗布什尔核电站工作的俄方人员的立场。这一表态不仅反映出以色列的政策取向,也让普京的政府在该问题上的定位更加复杂。
从普京此次的发言及俄罗斯近期的行动来看,莫斯科虽然希望这场冲突能够尽快得到解决,以便维持伊朗现政权的稳定,但他们面临的乌克兰局势依然紧张,未见好转。此时的俄罗斯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向伊朗提供大规模的军事支持,更不愿意派遣军队赴伊朗,所以他们只能期望通过外交手段来缓解紧张局势。伊朗没有寻求来自俄罗斯的支持,实际上让普京得以继续实施这一相对低调的策略。
伊朗至今没有请求俄罗斯的援助,显然是因为他们在之前的外交布局中已经采取了谨慎的策略。为了避免与俄罗斯的密切关系引发美国及其盟友的不满,或者使自己卷入俄乌冲突,伊朗在磋商俄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时,对与俄罗斯的合作留了一手。他们没有签署类似于俄朝军事同盟协议的正式文件,而只是约定如果任一方陷入战争,另一方不得在冲突中支持敌对势力。换句话说,当前情况下,俄罗斯无权支持美国和以色列对抗伊朗。
因此,伊朗无法凭借一份协议直接请求俄罗斯的支持,反而是由于自己在外交上的谨慎,让普京政府能更加放心地继续追求其战略。同样,这也揭示了伊朗外交的深层次问题:表面上与多国维持较好的关系,实则缺乏足够坚固的盟约,在关键时刻难以获得强有力的外援。他们只能期待其伙伴国进行外交斡旋,此外,伊朗还可能遭遇合作伙伴的背叛。
展开剩余35%例如,曾与伊朗保持密切接触的印度并没有在此次事件中与上海合作组织一道谴责以色列。与此同时,由于伊朗与印度的亲密关系,巴基斯坦方面也不愿意参与支持伊朗。尽管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并未获得广泛的国际支持,但美以之间的特殊关系仍然显而易见,导致美国在这一时刻难以置身事外。而特朗普显然还希望在伊朗核问题上有所作为,继续深化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
这种局面使得伊朗在外交上虽能得到一些有限的支持,但在军事上,他们面对的是以色列这个地区强权和美国这一庞然大物,单靠自身难以抗衡。
发布于:天津市垒富优配-最大配资官网-股票配资中心-我要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