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提到肝病,就想到柴胡、茵陈这类疏肝利胆之药。然而,若体质本就脾胃虚弱,盲目使用大量疏肝之药,反而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越疏越虚,越虚肝郁”。
中医讲:“肝体阴而用阳,肝木赖脾土以培之。”肝病的发生,往往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乏源,肝失濡养,肝气易郁。
因此,真正有效的调肝之法,在于健脾和胃,以培土荣木,才是治本之道 。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创经典名方——逍遥散 ,正是这一理念的典范代表。它并非单纯的疏肝,而是集健脾和胃、养血柔肝、疏肝解郁 于一体,标本兼治,扶正疏肝。
该配伍严谨,可分为四大梯队:
第一梯队:健脾和胃
白术 :甘温健脾,燥湿利水,为健脾要药。茯苓 :淡渗利湿,健脾宁心,助白术健脾。炙甘草 :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增强脾胃运化。共用,增强脾胃功能,为调肝奠定基础。
第二梯队:养血柔肝
当归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养血之圣药。白芍 :柔肝养血,平抑肝阳,缓急止痛。此组重在滋养肝血,使肝有所养,肝气得舒。
第三梯队:疏肝解郁
柴胡 :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为疏肝之要药。薄荷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助柴胡疏肝。在健脾养血基础上推动肝气疏泄,使肝郁自解。
第四梯队:调和气血
生姜 :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调和气血。煨姜 :温中散寒,和胃止呕,其性较生姜缓和,更宜于脾胃虚寒者。通过调和气血,使全身气血运行通畅,有助于肝病的恢复。适用于肝郁脾虚、气血不足所致的胁肋胀痛、食欲不振、神疲乏力、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临床亦广泛用于调理慢性肝炎、肝硬化早期、乳腺增生等属肝郁脾虚者。掌握“健脾调肝”的核心理念,灵活运用如逍遥散一类经典,不仅可有效调理肝病,更能顾护脾胃,真正做到“肝疏体健”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垒富优配-最大配资官网-股票配资中心-我要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